资讯?美食?健康?旅游?推广?互动
●●●
在我们寿县,有给孩子起乳名(也就是小名)的习俗。这也是长辈们在日常生活中称呼孩子的一种习惯。特别是一些人丁不旺几辈单传的家庭,给新生儿起乳名,是一件很费心思的事情。他们认为,新生儿乳名起的如何,似乎关系着孩子以后能否平安地成长,将来能否幸福的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因此,在老家寿县一带,几乎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属于自己并伴随一生的小名。
遵从于“贱名好养活”的不成文习俗,所以,世间万物都可以作为孩子的乳名。正因为简单随意,才显得浑然天成,丰富多彩,充满了乡情乡趣。就像那些五彩缤纷的野花,绽放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虽不起眼但生命力却又是那么地顽强。
农村人给孩子起乳名,一般都不怎么讲究。大都是以孩子的长相特征及动植物的名称来叫的。如大头,黑子,狗子,牛子、菜花、麻桔杆儿,等等等等,一些怕麻烦又没有多少文化的人,干脆就按照孩子出生的顺序来叫了,如大老孩,二老孩,三丫等等。城里的人相对文雅些,给孩子起的乳名,雅中有趣,如点点,豆豆,来喜、盼财等等。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家庭给孩子起的乳名,就是孩子正式的名子中,除了姓氏之外的那几个字里,随意地拉一个字,然后再在这个字的后面加一个“子”或“孩”,就成了这个孩子伴随一生的乳名了。不论是农村人还是城里人,每个人给孩子所起的乳名,都包含着浓浓的亲子爱意。上小学的时候,一个村子里的小朋友之间虽彼此都知道对方乳名的,但都忌讳不得乱喊,在学校或别的同学面前,都称呼其大名(即学名)。如果谁不小心把自己的小名传了出去,大家都会穷尽一切办法作弄你,讥笑你,让你尴尬的无地自容。
一个人的乳名,是伴随着他的一生的,人老了,乳名也跟着变的苍桑起来。我曾在一个远房亲戚的丧礼上,看到一位奔丧的老者,蹒跚着走到灵位前跪下哭道:“毛孩,二狗子来看你来了啊”,一声儿时的呼唤,穿越了几十年的时光,却再也唤不醒儿时的伙伴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村子里的老人们,是轻易不会喊我们的乳名的。我不管什么时候回去,他们都是用浓浓的乡音喊着我的学名,偶尔有那么一二个儿时的玩伴会偷偷地喊我一声乳名,好像我们总是那个永远也长不大顽皮的孩子。
亲,欢迎在下方留言发你们的乳名以及由乳名引发的故事哦!
来源:寿州论坛
回复进入婚恋交友频道!
回复更多礼品等您拿!
回复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