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由于泪液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多,导致泪液的多少、泪液的质量、泪液自然的流动性这三项中的任何一项出现异常,都会引起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及视功能障碍,患者常会出现眼疲劳、异物感、干涩感等症状,这样的一类疾病被称为干眼。
症状表现#干眼症#常会累及双眼,患者通常会感到眼疲劳、异物感、干涩感,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眼烧灼感、酸胀感、眼红、眼痛、畏光等症状。干眼症早期仅轻度影响视力,若疾病继续进展则可发展为角膜损伤,此时患者常表现为眼痛明显加剧难以忍受,晚期可出现角膜溃疡、穿孔或继发感染,也可形成瘢痕,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干眼症的诊断中非常强调患者的自觉症状,主要表现为:
1、视力下降
患者双眼磨涩感、沙涩感、痒感、如有烧灼感、眼红、视力下降、还有黏性分泌物、视物疲劳。
2、不适感强烈
难以名状的不适感,尤其在烟尘或光线刺激下,症状会加重。有的患者伴有口干、关节疼痛,可以知道是否有干燥综合征。
干眼症常见的症状3、泪液分泌异常
有的干眼症患者,由泪液分泌异常引起的患者早晨症状比较重。眼睛干涩,是最典型的症状,干眼症患者常因为泪液分泌减少,或者蒸发过强导致泪膜稳定性变差,常伴随眼睛干涩的症状。
4、眼睛异常感觉
异物感或者烧灼感,因为眼角干涩可导致角膜上皮的病变,患者有可能合并异物感,同时有些干眼症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常导致患者感到眼睑的烧灼感。
5、畏光、视物不清
有些干眼症患者会在较强的光线下无法睁开眼睛,同时干眼症患者的泪膜容易挥发,可以导致看见物体模糊。
针灸作为中医的一个特色疗法,在干眼症当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临床效果较好,已确诊的患者,可以通过针灸治疗,早在《内经》中就有针刺治疗眼病的记载,《审视瑶函》多处论及经络理论在眼病诊断和治疗中的运用。针灸可通过行气活血、疏通经络等作用缓解干眼症。
1、行气活血
中医认为目得血则可视,眼睛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养则视物清晰、炯炯有神。针灸眼睛周围的穴位,如睛明穴、攒竹穴、承泣穴、四白穴、鱼腰穴、丝竹空穴等,可以起到行气活血作用,促进眼睛周围的血液循环,促进眼睛腺体分泌泪液,眼睛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养和泪液滋养,能够缓解眼睛干痒的症状。
主要的穴位2、疏通经络
针灸治疗干眼症的机理是刺眼周穴,疏通眼周血瘀,调节脏腑功能。正常情况下,经络畅通,说明体内没有疾病。但是,如果眼周经络受阻,就会出现干眼症。针灸的作用是疏通眼周瘀血,调节全身经络,调整人体脏腑功能,增加眼睛的泪液分泌,缓解眼干、眼痒的症状,从而更好地治疗干眼症。
针灸是中医传统的疗法,通过使用针具、艾灸等刺激人体相应的穴位,达到防治疾病的方法。但若消毒不规范,操作不当,可能会造成患者出现皮肤感染,建议患者由专业医生进行扎针,以免出现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