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一到,相信很多人都想煲剧玩游戏放松一下。然而,度过几天快乐的神仙生活后,你的眼睛是否已经出现了红、干、涩、痛、痒、常流泪等不适症状呢?难受之际,你是否想过这些都是干眼发出的信号?
究竟什么是干眼?
干眼,是由于泪液质或者量的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是一种现代人常见的高发性眼病。据研究数据统计,干眼在我国有3亿以上患者人口,发病率约为21%~30%,远高于欧美国家,并且患者人数还在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据此估计,到年,干眼患者数量将会达到5亿,并且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干眼患者也日趋低龄化。患病风险高,患者数量大,患病年龄低,干眼已成为危害国民眼健康的重要眼病之一。
快乐宅家,干眼为何找上门?
周末宅家,玩游戏、追剧成为了快乐标配,之前没玩爽的游戏没看够的剧恨不得在假期当中一一兑现,各种烧烤、炸鸡、快乐“肥宅水”也是轮番上阵。你是否想过,你的眼睛正在背后替你默默地承担这一切的后果?据统计,当我们紧盯着屏幕工作、学习、打游戏、看剧时,每分钟眨眼次数仅为5次,而正常情况下每分钟眨眼次数为15—20次。眨眼可将泪膜均匀地分布在眼表,避免或缓解眼睛干涩。当你的精力专注于眼前的电子屏幕时,眨眼次数就会不自觉地减少,泪膜“刷新”的频率降低,眼球暴露在外的时间变长,眼睛干涩时间久,干眼也就随之而来。
除此之外,假期间吃的各种烧烤、油炸食品、饮料等等都属于高脂高糖的食物。不健康的饮食,会引发睑板腺的分泌成分发生变化,导致无法形成‘合格’的泪膜,眼睛‘滋润’度不足,最终诱发干眼。干眼产生后,除了造成红肿、痒涩等一系列眼部不适症状之外,久拖不治,甚至会引发不可逆的伤害。
‘干枯’的眼睛,最终可致失明?
医院副院长宋秀君教授表示,在我国,许多患者对干眼的认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不知道干眼也是病,就医意识较弱。眼睛出现干、痒等不适症状时往往选择自行滴药水,而市面上的眼药水也是五花八门,选择及使用不当还会耽误治疗,延误病情,导致干眼加剧,严重时可能引发角膜穿孔,出现视物模糊等症状。久拖不治,还会造成不可逆的眼表器质性损害,甚至失明。
小小干眼没想到危害如此之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干眼的发生呢?
宋院长介绍到,可能很多小伙伴们没有想到,其实只需要动动我们的眼皮,保持正确眨眼方式,就可以有效地预防干眼的发生。“干眼是一种慢性疾病,常常被忽略。一旦加重,则会引起角膜的感染。”为此,医院提倡大家每天进行10次眨眼操训练(轻闭眼两秒,紧闭眼两秒,睁眼再两秒反复循环,1次训练1分钟)。同时,不要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注意眼睛的休息,定时远眺。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蔬果,减少对高脂高糖食物的涉入,都可有效地降低干眼的发生机会。
快乐的假期,正是干眼高发的时候,不科学地用眼习惯和饮食习惯都很可能会导致干眼的产生。当然,干眼发生的时候也不用担心,选择及时就医,配合治疗,保持良好心态,就一定能战胜干眼!
宋秀君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留美博士后,河北省突贡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医院集团河北省区副总院长
医院副院长
年考取世界卫生组织奖学金于-年赴美国休斯敦大学研修。-年美国贝勒医学院眼科博士后。任中华眼科学会防盲学组委员、省眼科医师协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委员、省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省残疾人协会副会长。从事眼科临床40余年,发表论文篇,16篇被SCI收录;主编论著3部,参编10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市厅级科技成果奖1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