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表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植物乾州蕞娃乾地花草
TUhjnbcbe - 2020/9/24 10:06:00

今天所介绍的这几种乾地花草,为以前所发,重发的原因是因为没有申请原创,所以无法收入专辑《乾地花草》,所以略作修改后重新发出来。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刺蓟、蒲公英、甜茅根、马兰、灰灰菜、荠菜和泽漆。说到泽漆,你可能会陌生,说到猫眼,你就会恍然大悟。是的,我整理这些的乾地花草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家了解我们身边这些熟悉却叫不上来名字的花草。

第十是刺蓟,如在野外遇到刀割手或其它部位出现流血时,取刺蓟叶片揉烂以汁水滴于伤口并敷于其上,镇疼止血,效果良好。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大蓟小蓟》﹝释名﹞:“虎蓟、马蓟、猫蓟、刺蓟、山牛蒡、鸡头草、千针草、野红花。”“﹝附方﹞:心热吐血,口乾。用刺蓟叶及根,捣绞取汁,每顿服二小盏(《圣惠方》)”弘景曰:“大蓟是虎蓟,小蓟是猫蓟,叶并多刺,相似。田野甚多,方药少用。”十一是蒲公英,乾县方言“克鲁鲁”(音同),别名*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清热解*,利尿散结。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儿时曾经生食蒲公英的茎,甜中略带苦涩味儿。现代人经常在初春季节挖蒲公英晒干后泡茶喝。十二是甜茅根。茅根又名茅草、白茅草、白茅根。根壮茎白色,横走于地下,密集,节部生有鳞片,先端尖有甜味。性味:甘、寒。功能:凉血止血,清热解*。主治:用于吐血,尿血,热淋,水肿,*疸,小便不利,热病烦渴,胃热呕哕,咳嗽。十三是马兰,又名马兰、红梗菜、鸡儿肠、田边菊、紫菊、螃蜞头草等。马兰头有红梗和青梗两种,均可食用,药用以红梗马兰头为佳。马兰头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湿,解*消肿的功效。主治吐血,流鼻血,崩漏,紫癜,创伤出血,*疸,泻痢,水肿,淋浊,感冒,咳嗽,咽痛喉痹,痈肿痔疮,丹*,小儿疳积。十四是萱草,别名众多,有“金针”、“*花菜”、“忘忧草”、“宜男草”、“疗愁”、“鹿箭”等名,其叶形为扁平状的长线型,与地下茎有微量的*,不可直接食用。花形则是于开花期会长出细长绿色的开花枝,花色橙*,花柄很长,呈百合花状。自然种类约20种,中国有8种。萱草不等于*花菜。*花菜是萱草属植物的一种,除*花菜外的萱草属植物多半不可食用。萱草花是中国的母亲花。唐朝孟郊《游子诗》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王冕《偶书》“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十五是蒿草,叶如丝状,有特殊的气味,开*绿色小花,可入药。有青蒿、白蒿等数种。三国时期魏国曹丕《陌上桑》诗:“寝蒿草,荫松柏,涕泣雨面霑枕席。”明代袁宏道《相逢行》:“行行即曲巷,曲巷多蒿草。”近年,有人挖白蒿食用。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青蒿叶,根,茎,子,苦寒无*均可入药,功用解暑清热,除骨蒸劳热,治疟疾。屠呦呦就是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十六是灰灰菜,又名藜,别名野灰菜,灰蓼头。性味甘平,清热、利湿、降压、止痛、杀虫、止泻。食用灰灰菜能够预防贫血,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对中老年缺钙者也有一定保健功能。另外,全草还含有挥发油、藜碱等特有物质,能够防止消化道寄生虫、消除口臭。灰灰菜作为一种老少皆宜的保健食品,不仅为寻常百姓采食,而且登上了宾馆、饭店餐桌。食用方法:用沸水焯后,再用清水漂泡,可炒食、凉拌或做汤,也可晾干贮藏。十七是荠菜,又名护生草、香田荠、揽鼓菜等。药用全草。性平,味甘。入手少阴、太阴、足厥阴三经。和脾,利水,止血,明目。治痢疾,水肿,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经过多,目赤疼痛。也是一种最常见的野菜,既可炒食、凉拌,又可作饺子馅。十八是泽漆,乾县人称之为猫儿眼,别名五朵云、猫儿眼草、奶浆草。《本草经集注》曰:“此是大戟苗,生时摘叶有白汁,故名泽漆。”利尿消肿,化痰散结,杀虫止痒。用于腹水、水肿、肺结核、颈淋巴结核、痰多喘咳、癣疮。

原创不易,转载分享请标明出处,敬请合作。

平台编辑:刘立*,笔名乾州蕞娃,又名终南鲁人,初中语文教师,性木讷,爱文学。俯仰天地间,自知无所愧。

展示生活中的美好,记录生命历程的每一次真实,每一份感动,这里是“行走在乾县”,欢迎您的参与,欢迎您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植物乾州蕞娃乾地花草